网站整改中

现在位置:首页>数字出版>系列慕课>慕课—专家评论

南海从来不缺历史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5-07-21
来源:
分享到:

陈相秒

中国南海研究院南海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2025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而言都是极为特殊的一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今天所处的总体和平的国际秩序,正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果实。二战后对南海地区秩序的安排构成了东亚和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这一秩序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慢慢遭到侵蚀、破坏。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的争议慢慢浮出水面,并逐渐解构二战后的秩序安排。

什么是南海问题?从历史、法律、政治外交等不同维度出发,对于南海问题的理解截然不同。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关于南海的历史事实。南海问题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标志性事实是菲律宾、越南等一些国家通过武力手段蚕食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声索国还“军占民随”,不断强化岛礁非法占领,同时纷纷推进海洋油气开发,并利用20世纪70年代慢慢形成的现代国际海洋法制度,在南海进行一波又一波的海洋扩张。

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及相关海域的权益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形成的。中国发现并系统命名南海诸岛的时间要早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渔民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历史同样远远长于周边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政府最早对南海诸岛实施持续、和平、有效的管辖。海洋资源的发现、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使得周边部分国家开始对南海提出各自不同但又极其相似的主张。菲律宾、越南等一些声索国为了粉饰各自主张的合理性,甚至试图重新构建南海历史叙事。

然而,历史就像一面多棱镜,如果要刻意从一个变态的视角解读,也能得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结果,尤其是欺骗淳朴、天真的普罗大众,当然不成问题。但是基于政治需要的历史叙事注定经不起事实的推敲,也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

《南海的历史与主权》系列慕课和短视频中几位主讲人既有国际法领域的青年才俊,也有来自历史和政治外交领域的资深教授,但无一不是长期跟踪和研究南海问题专业学者。从越南、菲律宾及英国等不同国别视角,结合各自学科专业背景,以事件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既厘清了关于南海的几个基本史实,又为读者和观众提供系统知识的同时,更是引发人们对于当前南海形势的深思。难能可贵的是,在有限的时长里,这些历史片段虽然简短,但极具代表性和故事性。解说者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兼具历史深度和法律广度的解读比起单纯的历史叙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南海问题的复杂性既超出了学科的界限,它不仅仅只是法律、历史、政治外交或者其他某一个方面,而是一个横跨文理、前后历史延展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区域争端。当前,越南、菲律宾及西方世界,站在政治的角度,利用法律和外交工具,或断章取义或胡编乱造,刻意地歪曲历史事实,重新构建叙事体系。在此背景下,回到历史本源、厘清基本历史事实,显的尤为迫切。

 

兰花奖

品牌项目

数字出版

国际传播

协同创新

战略研究